本文目录
花钱算命是满足了人的哪些心理算命都是抓住人的什么心理来让人相信并以此挣钱呢算命师利用一种什么心理算命是满足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前途的未知时,想要寻求对这种未知的解释。
算命的人大概问得最多的是事业好不好,恋爱顺不顺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生活的焦虑。
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认识自己,人类本身终其一生都在探究“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问题。
而我们认识自己的途径一个是自我认知,一个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基于自我知觉的驱动,人们就希望通过算命这,来达成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种全面认知。
算命先生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情感顾问。因为当一个人迫切的需要算命了解自己的未来走向时,他可能正处于自我怀疑中,可能是因为当时他们在事业、情感等方面有了问题、遭遇了挫折,一时很难靠自己能力去解决,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这些困难挫折让他们丧失安全感产生极度的不安。
算命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期间你其实就是在倾诉和宣泄自己,表达自己。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算命的人在给你客观的积极正向的指点,让你在对未来迷茫时给你心理上的暗示与鼓励,从而诱导人们按照暗示期望的目标去行动。
——————————————————————————
答主:米立,营销帮助你了解你未知的事。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
算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即使到了现在,算命先生依然大行其道,迷信算命的也大有人在。我出去逛街的时候就会经常见到在寺庙的周边摆摊算命的,他们有男有女,通常你在他旁边路过他会先说句话让你过去,然后再说其他的。一般我遇到这种情况会当没看到的。哈哈哈
那么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算命为何还有这么大的市场呢?
算命是一种迷信活动,也是满足人们的一种心理需要。就迷信来说,由于长期的封建迷信的心理暗示作用,人们辨别不清算命先生的不确定意义的“两头堵”的语言本质,往往将自身发生的一些事主动地“对号入座”,对算命的神秘的色彩,笃信不疑,遇事求仙算命,为求得一些心理的慰籍或平衡。你看到别人步步高升,就觉得自己命不好,因此遇事就乐意从算命先生那里的亦虚亦实的话语中寻求精神支柱。
就人的心理机制看,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危机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在你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会感到迷茫,非常渴望有人指点迷津,得到一些情绪上的慰籍,获得一些抵御危机的力量,来解除心理的压力,求得心理的平衡。
这样的人算命有如心理咨询,不过他的立足点不是像心理咨询那样,解决目前的具体的心理疑难问题,而是企望对未来人生做出预测,并且陶醉于算命先生那种真假难辨的概括性话语,相信其暗示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算命感兴趣的,不是那些在幼年接受过封建迷信熏染的老年人,而是长在红旗下从小就接受无神论教育的中年或生活在网络时代的青年人。
在大学生中近几年就很流行“请仙游戏”,名为“游戏”,实际上他们虔诚得很,把恋爱、谋职等人生的问题都列为“求仙”的重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青少年中的信仰危机。他们原有的信仰失落了,但信仰的空间又没有得到补充,因而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或不能顺意时,不能以自己的信仰来导航。
再之,近年来有些庙宇的求签和人造景观的生肖算命,彩票和商品销售中奖,都影响人们对随机幸运的期盼,对人生际遇的把握不定,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算命活动的蔓延发展。
巴纳姆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